close

kpgeac5  

 

首先,我必須坦承,當初會想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,完全是衝著心目中的性感女神史嘉蕾喬韓森而來。我絕對不會矯情的說,嗯,人家是要去看台北,去看阿ken,去看刑峰(哇哩勒),韓森,我來了。

科學一點的說,這就是費洛蒙作祟。(費洛蒙是英文 pheromone 的音譯字,意思是指一種由動物體分泌出來且具有揮發性的化學物質,它可使同種的動物在不同個體之間,透過嗅覺的作用而傳遞訊息,產生行為或生理上的變化。)嗅覺,是動物間細胞傳遞、繁衍的關鍵,昆蟲最常利用費洛蒙來表達警報、勢力圈、性別、性接受度、年齡以及社會階級中的權利和競爭力。人類的過度演化,反而弱化了嗅覺這個與生俱來的本能。所以,我透過海報與視覺,就能增強費洛蒙,即使冰桶也澆不熄。我也可以逐漸理解,為何郭台銘在淋完整桶冰水後,依然興致勃勃的想一窺志玲姊姊的濕身秀,引來許多矯情人士的砲轟,其實,承認吧,包括我在內,都期待著郭董的夢想成真。可惜志玲姊姊說,她流出的都是暖流,給了郭董一鼻子灰。其實,說穿了,這都是費洛蒙,人類的演化讓它內化成一種直覺,不需透過空氣傳遞,單由想像和既定概念,我們就可以揣摩志玲姊姊身上的香味,以及郭董身體的老人味。

 

U1584P28T3D2602439F326DT20090708183045  

 

看似離題的第二段,其實恰恰說明了這部電影的風格:存在的本身即是一種離場。

 

片名露西,本來就隱喻著人類起源的概念,1974年,美國科學家唐納德等領導的一個考古小组在埃塞發現了「露西」,遺骸化石具有大约40%的完整性。「露西」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,被看作是人類起源研究領域里程碑式的發現。所以,片中露西同樣被賦予這種對於存在本質的探問。

GP140616002814081416121904  

 

我直覺的想到另外一部電影〈永生樹〉,那年我一個人在台中的二輪戲院,睡睡醒醒,撐著看完的一部電影。相對於永生樹,不得不佩服露西一片的導演廬貝松,他用了一個相當商業的手法包裝著深刻的哲學問題:人類的存在,從何來?從何去?

 

我記得電影散場時,全場一片沉默。大概多半出於失望和費解的結局。和一般的商業電影不同,毒梟控制人頭運毒,是手法,是假議題。露西的不存在正代表著她的無所不在,時間只是一個容器,現象是裡面的標本,時間創造我們的同時也遺棄了我們。我們是被拋置(been-throw)在這樣一個所謂的「樂園」中。在世的(being-in-the-world)一切看起來那麼真實,其實是虛假的,因為我們從沒意識到真實的自我,我們被愛護、注視、關懷的同時,也是被操控而不自知的。

lucy15  

 

最後談談人性和台北。


在台北取景,除卻導演本身對台北的偏愛不談,台北混亂和繁華間充滿著各種不和諧的缺憾,而這些缺憾,才讓我們更有人性。所以,露西在擁有特殊能力前,故事都在台北,或許有著這一層的隱喻。對於缺憾的的修補,只能透過演化和傳承。人性依賴著缺憾而成,但僅靠著它則不復為人。

 

1408900914-1322299885_m  

 

〈國文教學上的延伸閱讀〉

1.莊子〈逍遙遊〉節錄

北冥有魚,其名為鯤。鯤之大,不知其幾千里也;化而為鳥,其名為鵬。鵬之大,不知幾千里也;怒而飛,其翼若垂天之雲。是鳥也,海運則將徙於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齊諧者,志怪者也。諧之言曰:「鵬之徙於南冥也,水擊三千里,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」野馬也,塵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天之蒼蒼,其正色邪?其遠而無所至極邪?其視下也,亦若是則已矣。

且夫水之積也不厚,則其大舟也無力。覆杯水於坳堂之上,則芥為之舟;置杯焉則膠,水淺而舟大也。風之積也不厚,則其負大翼也無力。故九萬里而風斯在下矣,而後乃之培風,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,而後乃今將圖南。蜩與學鳩笑之曰:「我決起而飛,搶榆枋(而止),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,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?」適莽蒼者,三餐而反,腹猶果然;適百里者,宿舂糧;適千里者,三月聚糧。之二蟲,又何知!小知不及大知,小年不及大年。奚以知其然也?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:此小年也。楚之南有冥靈者,以五百歲為春,五百歲為秋;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歲為春,以八千歲為秋:此大年也。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,眾人匹之,不亦悲乎!

湯之問棘也是已:「窮髮之北,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有魚焉,其廣數千里,未有知其修者,其名為鯤。有鳥焉,其名為鵬,背若泰山,翼若垂天之雲,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,絕雲氣,負青天,然後圖南,且適南冥也。斥鴳笑之曰『彼且奚適也?我騰躍而上,不過數仞而下,翱翔蓬蒿之間,此亦飛之至也。而彼且奚適也?』」此小大之辯也。

 

2.蘇東坡〈赤壁賦〉節錄

 蘇子曰:「客亦知夫水與月乎?逝者如斯,而未嘗往也;盈虛者如彼,而卒莫消長也。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,而天地曾不能一瞬;自其不變者而觀之,則物於我皆無盡也。而又何羨乎?且夫天地之間,物各有主。苟非吾之所有,雖一毫而莫取。惟江上之清風,與山間之明月,耳得之而為聲,目遇之而成色。取之無禁,用之不竭。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,而吾與子之所共適。」

 

3.每覽昔人興感之由,若合一契;未嘗不臨文嗟悼,不能喻之於懷。固知一死生為虛誕,齊彭殤為妄作。後之視今,亦猶今之視昔,悲夫!故列敘時人,錄其所述,雖世殊事異,所以興懷,其致一也。後之覽者,亦將有感於斯文。

 

三篇對存在感截然不同的三種感受,三種境界,很適合比較閱讀。

 

〈延伸閱讀〉

 1.電影:〈荷頓奇遇記〉

(可參見我的另一篇評論:http://rexylin.pixnet.net/blog/post/1787883)

〈口白人生〉(預告)、〈駭客任務〉、〈楚門的世界〉

2.哲學:海德格〈存有與時間〉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x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